教学大纲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训中心 > 教学大纲 > 正文

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《运动解剖学》实验教学大纲

发布日期:2018-06-08 作者: 阅读:

课程编号:1082001

《运动解剖学》实验教学大纲

英文名称:sportsanatomy课程性质:学科基础类必修课

适用专业: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开课学期:2

是否独立开课:

一、学时学分

总学时:64  总学分:4实验时数:8实验学分:

二、实验目的和作用

通过观察全身骨、关节、肌肉的组成和结构,掌握运动系统工作的机理,学会以关节为中心,综合分析运动全身六大关节肌肉的作用。通过观察人体内脏及脉管系器官的位置、形态结构,相互的比邻关系,以及各自在功能上的联系,综合分析食物、氧气、二氧化碳、代谢废物在体内的运行途径。在掌握了感受器、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后,根据这些调节装置的工作机理,学习分析感受器受刺激引起体育动作的反射过程。

本实验课程突出体育专业特点。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掌握运动解剖学常用实验方法,加深对运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,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运用解剖学基本理论与知识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。

三、实验原理及课程简介

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,是一门形态学科。运动解剖学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各种标本、模型,认识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相互关系,联系实际,理解形态结构与人体运动的关系,从而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解剖学依据。

四、实验基本要求

1、按每小组6~8人进行实验,观察并记录实验情况;

2、主要以绘图等方式写出实验报告,绘图要规范。

3、主要培养学生过观察各种标本、模型,认识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相互关系,能联系实际,理解形态结构与人体运动的关系,从而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解剖学服务。

五、实验报告与考核办法

实验报告必须包括目的要求、方法和仪器、绘图等。

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操作(含表现)(占实验总成绩的40%)和实验报告(占实验总成绩的60%)。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0%

六、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配置

人体真尸骨、全身骨骼模型、全身肌肉解剖模型、人体骨连接模型、人体透明模型、消化系统模型、呼吸系统模型、心脏解剖放大模型、人体层次解剖模型、心脏收缩和血液循环模式示意、电脑语言脑干模型、中枢神经传导电动模型、自主神经电动模型、脑模型、脑干及下丘脑核团模型、眼解剖模型、内耳迷路放大模型,人体解剖学挂图、VCD片。哑铃、橡皮带、拉力器。

七、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

1《运动解剖学实验》,李世昌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

2《人体解剖学实验》,林锡乾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7

3《运动解剖学》,高等学校教材,李世昌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

4《人体解剖学》,高等学校教材,卢义锦、姚士硕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

5《运动解剖学》,全国体育院校统编教材,胡声宇主编,人民体育出版社,2000

八、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

序号

实验名称

目的要求、内容提要

每组人数

实验时数

实验类型

必做选做

所在实验分室

1

全身骨性标志识别

1)观察人体全身骨的组成,及不同部位骨的形态特点,掌握全身各骨的名称、位置、结构特点及主要骨性标志。(2)完成实验作业。

24

2

验证

选做

2

常用体表标志识别

1观察和触摸上肢、下肢、躯干和头的骨性、肌性、腱性和皮肤的主要体表标志,掌握其应用范围。2能在自己(或他人)身上触摸到主要的体表标志。3掌握进行体格测量时人体主要测量点的位置。4)完成实验作业。

24

2

验证

选做

3

肌肉力量练习与伸展性练习的实践

1)学习和实践发展肌肉力量的主要练习方法,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主要肌肉的功能。掌握发展主要肌肉力量的各种方法和动作要点,提高肌肉力量训练效果。(2)学习和实践发展肌肉伸展性的主要练习方法,进一理解和掌握发展肌肉伸展性的原则。掌握发展主要肌肉伸展性的各种方法和动作要点,提高肌肉伸展性训练效果。3)完成实验作业。

24

2

验证

选做

4

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体系

1)观察并掌握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、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其各器官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。(2)观察并掌握心脏的位置与形态,掌握心的结构、全身主要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范围、全身静脉的属支和收集范围。(3)综合分析全身食物、氧气、二氧化碳、代谢废物在体内的运行途径。(4)完成实验作业。

24

2

综合

必做

5

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观察

1)观察并掌握脊髓的内部灰质、白质的配布及主要结构。(2)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、回、分叶及大脑皮质重要机能中枢的所在部位。熟悉第Ⅰ至第Ⅻ对脑神经进出脑的部位,了解其分布概况。4)了解躯干和四肢的一般感觉传导路,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和锥体系传导路。(5)掌握眼球、耳的解剖结构。了解感受器受刺激引起体育动作的反射过程。(6)完成实验作业。

24

2

验证

选做

撰写人:周红林 审核人:李宏伟 审定人:徐欣

地址: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

电话:(0797)8393671 8393672

邮编:341000

Copyright by © 赣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(定南足球现代产业学院)